2022年第4期主题——构建康复护理服务新体系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分享到:
发布人:yaot 发布时间:2022/5/27 17:14:56  浏览次数:2745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本期特别关注主持人:任红霞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等八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提出要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康复护理服务是构建优质高效康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组文章探讨了国内外康复护理的现状及经验,提出构建三级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建立基于价值评价的康复护理服务支付制度等建议,以满足人民群众全周期康复护理需求,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特邀策划顾问 么莉 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管理与康复研究部主任,国家护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第二十七届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委员会主席。主持及参与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多项课题;组织并推动了全国护理质量指标及《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的研发,主持并推动建立了“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组织出版了《2020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护理专业分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基本数据集实施指南(2018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等;组织撰写每年度的“国家护理质量报告”。



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詹磊磊 么莉安磊 冯晶晶 尚文涵 李伟 王凯

【摘要】发展康复护理服务是构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对英国、美国、德国等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总结,认为我国康复护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我国“十四五”时期康复护理发展目标,提出加强康复护理学科建设;建设专业康复护理队伍;构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加强康复护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全民健康素养教育等措施,以助推康复护理事业发展。
【关键词】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质量



国内外康复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现状研究

——冯晶晶 么莉 安磊 詹磊磊 尚文涵 李伟 王凯

【摘要】我国康复护理服务需求量较大,但康复护理服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总结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康复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现状以及经验,认为我国康复护理服务需要从宏观层面构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开展康复护理质量评价,并以质量评价为抓手加强社区康复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鼓励患者及其家庭共同参与康复护理,以此推进我国康复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康复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护理质量;服务质量



美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我国康复护理服务的启示

——安磊 么莉 冯晶晶 詹磊磊 尚文涵 李伟 王凯

【摘要】梳理了美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进程,总结了捆绑支付模式内涵及其对康复护理服务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经验,认为我国应建立基于价值评价的康复护理服务医保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健全多元化的复合型医保支付体系,创建“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的连续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关键词】康复护理;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捆绑支付;美国



多学科协作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邹蜜 温贤秀 朱世琼 毛孝容 雷花 黄丽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的脑卒中患者早期患肢进食训练模式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5月-11月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早期患肢进食训练。收集并比较干预4 w后两组的依从性、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病耻感、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康复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耻感得分、住院时间、医疗成本低(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脑卒中患者早期患肢进食训练模式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是优质康复护理服务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脑卒中;多学科协作;早期患肢进食训练;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