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过程质控工具包》的构建与思考
分享到:
发布人:yaot 发布时间:2025/2/18 15:40:45  浏览次数:355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冯晶晶 宋剑平 黄鑫 李高叶 王欣然 么莉

【摘要】ICU是医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的高发护理单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以“降低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目标,聚焦引发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环节,遵循目标导向、过程管理、循证依据、贴近临床的原则,提炼过程质控要点,构建了《预防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过程质控工具包》,涵盖评估时机、评估工具和六大护理措施,并从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以推进重点护理措施有效落实,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ICU;成人患者;过程质控;工具包;护理质量;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912/j.cnki.chqm.2025.32.1.12
The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Quality Control Toolkit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Injuries in Adult Patients in ICU"/FENG Jingjing, SONG Jianping, HUANG Xin, 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25,32(1):53-56
Abstract ICU is a high incidence nursing unit of pressure injury in hospitals. Aiming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injury in adult patients in ICU",focusing on the key links that cause pressure injur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goal orient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evidence-based basis and close to clinical practice, refining the key points of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the "Quality Control Toolkit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Injuries in Adult Patients in ICU" was constructed by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covering evaluation timing, evaluation tools and six nursing interventions. It also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nursing staff, 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key nursing intervven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ressure Injury;ICU; Adult Patients;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Toolkit; Nursing Quality; Patient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ospital Administration,NHC,Beijing,100044,China


压力性损伤是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表现为皮肤完整或开放性损伤[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2]中,“降低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是护理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之一。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使用医疗器械等因素,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远高于普通病房患者[1]。研究[3]显示,与普通病房患者相比,ICU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要高出10倍。根据《2021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护理专业分册》[4],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3%,其中综合ICU发生率达到0.36%。自2009年国际组织联合发布《压力性溃疡预防:快速参考指南》以来,国内外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压力性损伤预防指南和指导意见[5-7]。但医疗机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过程质控重点不突出、检查方式欠规范等问题。基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构建了《预防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过程质控工具包》(以下简称《工具包》),以期提升我国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水平。

1《工具包》构建

“工具包”一词由“Toolkit”翻译而来,引自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出版的《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s: a Toolkit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Care》[8]。该工具包提到,“基于最佳实践的查检表”对过程质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使用者有效记录、传播并维持干预措施,是提高卫生保健机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以“降低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目标,聚焦引发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环节,提炼过程质控要点,制订查检表,构建《工具包》。

1.1构建原则
(1)目标导向。目标是组织或个人努力的目的,也是行动的方向。目标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贯穿于整个管理环节,可为管理决策者指明方向,并且目标作为标准可用于衡量实际业绩,使得管理获得最佳效益。本研究以“降低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目标,通过明确目标,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质量的结构、过程与患者的健康结局密切相关[9]。在结构处于稳态的前提下,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实践,是获得最佳结局的关键。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既是提升护理质量的保证,又是提升护理效率的保障。
(3)循证依据。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与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的文献,包括行业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等。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聚焦过程质控的关键环节,提炼重点预防措施,然后征求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意见,并组织重症、伤口造口等护理领域专家多次讨论。
(4)贴近临床。在《工具包》构建过程中,除遵循目标导向、过程管理和循证依据原则外,还充分考虑了临床可行性,在收集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质控中心制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指引、操作规范、执行流程等资料基础上,建立了贴近临床实际的思路框架,即“评估及观察—制订护理措施—动态评估落实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2构建过程
(1)文献回顾。以“压力性损伤(压疮)预防”“压力性损伤(压疮)管理”“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质量管理”为中文检索词, 以“prevention of pressure injuries /ulcers”“management of pressure injuries/ulcers”“ICU”“nursing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 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
(2)现状调查。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压力性损伤预防现状调查,每个省市抽取一所三级医院,收集其使用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指南、规范、操作流程、评估表、核查单等。
(3)初步拟订。组建由重症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护理质控等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由其在全国现状调查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聚焦关键环节,起草《工具包》初稿。然后,团队展开多次讨论,不断修订、完善《工具包》,直至达成共识。
(4)临床试用。首先,将《工具包》应用于专家团队所在的12所医院,征求ICU一线护理人员意见,根据其反馈,修订、完善《工具包》。然后,进一步扩大临床试用范围,在全国125所项目医院进行试用,汇总、分析意见和建议,再次修订与完善,形成最终版《工具包》。

2《工具包》内容

2.1内容框架
《工具包》聚焦引发ICU成人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环节,强调对患者进行动态和闭环管理。首先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风险等级,制订相关护理措施,并在措施落实过程中动态评估落实效果,同时根据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具体框架见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