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输血链指标权重评估
分享到:
发布人:yaot 发布时间:2017/11/13 15:48:41  浏览次数:2509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输血链指标权重评估*

——王婧胡慧颖朱明*


【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输血链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从献血者、血液和受血者三个细分准则进行分析,分别列举出对应的重要指标,建立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按照AHP分析步骤,依据比较准则,构造了比较判断矩阵同时对各指标进行层次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最终将管理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确定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对绿色输血链相应指标权重进行有效评估,用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绿色输血链;指标;权重;评估
Evaluation of Indexes Weight for Green Blood Transfusion Chain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WANG Jing,HU Huiying,ZHU Ming,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7,24(5):109-111
AbstractThe indexes in green blood transfusion chai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Based on the segregation of blood donors, blood and blood recipients, their corresponding indexes were enumerated an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for management target of green transfusion chain was established. Following the analytical process of AHP, the matrix for comparison and judgment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comparison criteria. These indexes were sorted hierarchically and the consistency was tested. The study aimed at finding a reasonable analytical metho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weight of indexes, to help managers achieving their management goals.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reen blood transfusion chain; Index; Weight;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Institute of Blood Transfus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610052, China




输血链是一个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链状结构。在相关文献[1]中,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包括献血者、血液和受血者三部分。为了最终实现管理目标,可以将三部分细化到相应的指标体系,包含输血链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指标体系过于繁复,往往容易影响决策者的判断,最终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主观形式的判断以外,在血液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明确有效的分析指标,如何明确指标的权重十分重要。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一种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对相应指标进行有效评估,将管理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用于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1层次分析法相关研究现状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 L. Saaty教授[2]提出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先将系统划分出不同层次,然后考虑上层元素对下层元素的支配作用。当然,处于同一层次中的元素都被认为是彼此相互独立的。这种逐阶分解的层次结构可以较好地将人的主观判断通过数量的形式表达出来,将管理决策过程中定性和定量的不同因素相互结合,有助于处理系统问题,也使得管理决策的判断更加条理化,更加科学化。AHP主要有以下几步:第一,建立逐阶的层次结构模型;第二,依据比较准则,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第三,层次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通过对C.R.值(Consistency Ratio)的判断,即C.R.≤0.1,则可以认为有满意的一致性。
在相关文献中,已有部分学者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邹文涛等[3]运用AHP对东莞市中心血站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以血液安全、采供血和血站建设这三个准则作为衡量指标。吴蓓雯等[4]运用AHP分析并构建了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量表。罗梅等[5]运用AHP分析血液紧缺原因,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血液紧缺指标因素体系。在评价指标方面,安海莲等[6]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用血评价考核指标进行了分析;王红娜等[7]运用德尔菲法对急诊病人安全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刘自远等[8]在综合评价分析指标中分别比较了6种权数方法,得出层次分

表1献血者(A)细分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项目 A1 A2 A3 A4 A5 A6 A7 A8A1 1 1/2 1/2 2 2 3 3 1A2 2 1 1 3 1 3 3 1A3 2 1 1 2 1 2 2 1A4 1/2 1/3 1/2 1 1/2 2 1 1/2A5 1/2 1 1 2 1 2 2 1A6 1/3 1/3 1/2 1/2 1/2 1 1 1/2A7 1/3 1/3 1/2 1 1/2 1 1 1/2A8 1 1 1 2 1 2 2 1

析法是一种稳定合理的权数分析方法;刘丹红等[9]提出要建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应从表面效度、精确度和结构效度等方面进行构建;杨珺文等[10]提出用管理措施、配置公平性、配置可行性这三大指标对我国国内大型医疗医用设备配置进行评价。
尽管在血液管理方面有运用AHP的文献,但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从绿色输血链供应链管理目标出发,分析献血者、血液和受血者三个准则,通过AHP基本步骤依次对整个血液供应链管理指标及权重进行分析。本研究从整体视角进行研究探讨,一方面综合了实际管理中可以直接取得的相应指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判断依据,另一方面对AHP计算步骤和过程进行了较完整的阐述。


2管理目标层次结构构建


2.1层次结构模型
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主要侧重在三个部分,即献血者、血液、受血者。依据这三个主要侧重部分并考虑日常实际,分别向下递阶细分出相应的重要评价指标,得到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2.1.1献血者(A) 献血者是管理总目标之首。献血者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保障输血链持续稳定的前提。结合WHO要求和客观实际,可以将献血者向下细分出8个重要的指标,即千人口献血率(A1)、人均采血量(A2)、重复献血率(A3)、献血者满意度(A4)、400ml采集率(A5)、阴性血献血率(A6)、成分血采集率(A7)、献血人次与献血者比率(A8)。
2.1.2 血液(B) 血液是管理总目标之重。血液及其质量管理是保障输血链管理安全有效的重中之重。结合管理实际,可以将血液向下细分出9个重要的指标,即:成分分离率(B1)、筛查阳性百分比(B2)、过期血液报废率(B3)、检验血液报废率(B4)、血液总报废率(B5)、做过输血传播感染TTIs筛查比例(B6)、血液有效期使用率(B7)、血型复查率(B8)、使用检测技术核准率(B9)。
2.1.3受血者(C) 受血者是管理总目标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下,对于受血者的个体差异,用血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管理实际,可以将受血者向下细分出6个重要的指标,即残余风险率(C1)、人均用血量(C2)、成分输血率(C3)、输血不良反应率(C4)、自体输血率(C5)、用血适应征合格率(C6)。


2.2比较矩阵构造

在AHP中,比较矩阵的构造往往是通过两两相互比较的形式来进行,即构造一个比较判断的矩阵,矩阵取值是来自于这两个相比较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取值数值一般在1~9或者其倒数。比如,取值为1,就代表这两个相互比较的因素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取值为3,就代表这两个相互比较的因素,前一因素比后一因素稍重要;以此类推,数值越大,所代表的重要程度就越高。本研究就献血者(A)、血液(B)、受血者(C)以其分别对应的细分指标(A1~A8) 、(B1~B9)、(C1~C6),经过专家打分依次构造出各个比较判断矩阵,如表1~表4所示。


2.3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首先,在AHP中,指标权重通过归一化特征向量求解,归一化特征向量可以通过表1~表3的比较矩阵在Excel或Matlab中求解出来。其次,求解出矩阵向量的最大特征根λmax。最后,通过公式C.I.=(λmax-n)/(n-1)和C.R.=C.I./R.I.得到一致性比例,其中,R.I.(Random Consistency Index)的指标取值如表5所示。
献血者(A)的指标矩阵,求解计算其归一化特征向量,得到:WA=(A1,A2,A3,A4,A5,A6,A7,A8)T=(0.157 605,0.188 282,0.162 877,0.077 311,0.138 42,0.062 151,0.066 781,0.146 573) T,λA-max=8.23, n=8,R.I.取值为1.40,则C.R.=0.023534<0.1。也就是说,在献血者(A)的相应指标中,对于矩阵取值与相应权重都是比较满意的。在其指标体系中,A2、A3、A1、A8分别为权重比例的前四位。
同样计算得到:
WB=(B1,B2,B3,B4,B5,B6,B7,B8,B9)T=(0.058 552,0.183 702,0.057 832,0.101 91,0.058 93,0.141 415,0.084 905,0.120 263,0.192 491) T,λB-max=9.36, n=9,R.I.取值为1.45,则C.R.=0.031 222<0.1。也就是说,在血液(B)的相应指标中,对于矩阵取值与相应权重都是比较满意的。在其指标体系中,B9、B2、B6、B8分别为权重比例的前四位。
WC=(C1,C2,C3,C4,C5,C6)T=(0.383 674,0.109 194,0.097 37,0.193 363,0.076 726,0.139 672) T,λC-max=6.28, n=6,R.I.取值为1.25,则C.R.=0.044 77<0.1。也就是说,在受血者(C)的相应指标中,对于矩阵取值与相应权重都是比较满意的。在其指标体系中,C1、C4、C6、C2分别为权重比例的前四位。

表2血液(B)细分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项目 A1 A2 A3 A4 A5 A6 A7 A8B9B1 1 1/2 2 1/2 1 1/3 1/2 1/3 1/5B2 2 1 3 2 5 1 2 2 1B3 1/2 1/3 1 1/2 1 1/2 1 1/2 1/3B4 2 1/2 2 1 1 1/2 1 1 1B5 1 1/5 1 1 1 1/2 1/2 1/2 1/3B6 3 1 2 22 1 2 1 1/2B7 2 1/2 1 1 2 1/2 1 1/2 1/2B8 3 1/2 2 1 2 1 2 1 1/2B9 5 1 3 1 3 2 2 2 1

表3受血者(C)细分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项目 C1 C2 C3 C4 C5 C6C1 1 3 3 2 5 5C2 1/3 1 2 1/2 1 1/2C3 1/3 1/2 1 1/2 2 1/2C4 1/2 2 2 1 2 2C5 1/5 1 1/2 1/2 1 1/2C6 1/5 2 21/2 2 1

表4献血者(A)、血液(B)和受血者(C)的比较判断矩阵
项目 A B CA 1 1/3 2B 3 1 3C 1/2 1/3 1

表5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R.I. 0 0 0.52 0.89 1.11 1.25 1.35 1.40 1.45 1.49


WABC=(A,B,C)T=(0.251 852,0.588 889,0.159 259) T,λC-max=3.05, n=3,R.I.取值为0.58,则C.R.=0.046 469<0.1。也就是说,在献血者(A)、血液(B)和受血者(C)中,对于矩阵取值与相应权重都是比较满意的。在其指标体系中,血液(B)为权重比例的第一位。
在计算中,如果得到C.R. >0.1,则需要重新调整矩阵取值或调整评价指标重新评估。


3结论

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的指标评估权重,从管理目标一级指标出发,从献血者、血液和受血者三个一级指标向下细分出各自的二级指标。本研究先分别定义了这3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基本包含了输血链管理相关指标内容;其次,通过AHP对二级指标之间和一级指标之间分别进行矩阵构造和一致性检验;最后,对各个计算和分析结果进行说明。通过计算结果可知,给出的矩阵取值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矩阵专家取值和相应权重结果都是比较满意的。与此同时,在各个指标之间归一化特征向量的计算结果中,可以得到指标重要性排序。例如,在WABC的归一化特征向量结果中,可以直接得到血液的特征向量取值为0.588 889,在一级指标间的排序为第一位。同样的判断方法,可以了解到其他二级指标的相应排序。
绿色输血链管理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血液供应链的持久、稳定发展。在各个环节的操作中,本研究尝试综合各个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AHP对指标权重进行评估,该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和满意。在献血者指标体系中,人均采血量、重复献血率、千人口献血率、献血人次与献血者比率指标占了较重要的比重;在血液指标体系中,使用检测技术核准率、筛查阳性百分比、做过输血传播感染TTIs筛查比例、血型复查率指标占了较重要的比重;在受血者指标体系中,残余风险率、输血不良反应率、用血适应征合格率、人均用血量指标占了较重要的比重。本研究所使用的相应指标,在客观实际操作中能够找到,希望对整个输血链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婧, 胡慧颖, 朱明. 绿色输血链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 22(3):91-93.
[2]Saaty T L.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0, 48(1):9-26.
[3]邹文涛, 何子毅, 陈金凤.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血站工作质量[J].中国输血杂志,2009, 22(1):13-14.
[4]吴蓓雯, 曹伟新.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量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30(1):20-23.
[5]罗梅, 朱德华, 罗旭,等. 血液紧缺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4, 27(3):320-323.
[6]安海莲, 崔春兰, 金玉顺. 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改善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客观指标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 28(8):971-973.
[7]王红娜, 吴国松. 急诊病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3, 33(5):17-18.
[8]刘自远, 刘成福. 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 13(2):44-48.
[9]刘丹红,徐勇勇,甄家欢,等. 医疗质量及其评价指标概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 16(2):57-61.
[10]杨珺文,黄葭燕.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评价指标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 18(2):75-78.


通信作者:
朱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血液资源管理研究平台党委副书记
E-mail:
zhumingibt@163.com
收稿日期:2016-12-08
修回日期:2017-01-10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