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
发布人:yaot 发布时间:2024/8/26 16:05:10 浏览次数:1073次
——蒋喆 龚婧如 张彤彤 刘彦儒 杨涛 高培培
【摘要】目的 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基于现状水平分析,明确团队、信息、流程等攻坚点,从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分级管理体系、构建科普宣教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构建了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家庭的全程化区域药学协作慢病分级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慢病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和药物治疗满意度。结论 建立可靠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区域中心医院、社区及家庭资源,完善药学服务流程,有助于提高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慢病管理;分级管理;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R197.6;R9 文献标识码:B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al Integrated Pharmaceutical Service Mode of Chronic Disea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JIANG Zhe,GONG Jingru,ZHANG Tongtong,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24,31(8):75-80,91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regional integrated pharmaceutical service mode of chronic disea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Methods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established 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level analysis, the key points such as team, information and process were clarified, and improvement was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establishing a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building a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system.Results A whole-process regional pharmaceutical cooperation chronic disea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ervice mode of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patient family was established, which improved the disease control compliance rate and drug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of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Conclusion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management mode, fully mobilizing resources from regional central hospitals, communities and households, improving pharmaceutical service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health management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earch-Orient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Hierarchical Management;Pharmaceutical Servic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Shanghai,201399,China
1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4个备选主题,并召开头脑风暴会议,采用权重法与“5-3-1”评分法,对备选主题从领导重视程度、重要性、圈能力、本期达成性4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选定得分最高的“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为本期活动主题。经QC-Story判定,本期活动主题为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
名词定义:(1)慢病。即起病隐匿、潜伏期长、病程长且缓慢、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生物病因证据、无明确“治愈”指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阻肺等[1-2]。(2)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即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信息资源,统筹协调,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全流程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3-5]。(3)慢病分级管理。即根据患者原患慢性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分,分为一般患者和重点患者,实施不同级别的服务[6-8]。
选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正处于慢病的高负担期,慢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3]。药学服务可促进患者健康,延缓疾病进程,节约医疗成本[9-10]。近年来,随着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推进,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药物服务壁垒尚未打破,面临区域医疗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诊疗信息不互通、随访体系不健全、患者在医院内治疗与居家自我管理未形成整体等问题[3-5],医生或药师无法对患者实施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疾病控制效果不佳[11]。建立可靠的管理模式,充分协调区域中心医院、社区及家庭资源,是改进现阶段慢病管理服务的主要方向[6-8,12]。基于信息化建设,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在分级诊疗基础上整合区域性综合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资源,组建区域慢病管理团队,完善药学服务流程,可切实提高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2活动计划拟订
本期活动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圈员依据PDCA循环理念[13],根据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14],绘制甘特图,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其中:P阶段时长占总时长的25.9%,D阶段时长占总时长的53.7%,C阶段时长占总时长的13.0%,A阶段时长占总时长的7.4%。
3课题明确化
3.1现状水平分析
2020年11月1日-15日,全体圈员利用现场查看、资料查阅、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医院药剂科、门急诊部、信息科、病友服务部以及宣桥、惠南、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进行现状调研,内容包括人员、设备、方法、流程、环境等5方面。现状水平分析结果见表1“现状水平”栏。
3.2攻坚点挖掘与整合
针对现状水平分析结果,圈员通过标杆学习,对所有调查项目设定期望水平,并计算望差值,得出候选攻坚点,然后采用“5-3-1”评分法从上级方针、圈的优势、克服能力3方面进行评价。共20人参与评价过程,满分300分,依据80/20原则,≥240分为采纳攻坚点,共选定36个攻坚点。见表1。
针对选定攻坚点,结合其共性,圈员将之合并为4个攻坚点:(1)区域慢病管理药师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2)实现慢病患者药物治疗信息区域互通;(3)建立区域医学中心-社区-家庭慢病药学服务流程;(4)提高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成效。
4目标设定
结合活动主题,针对4个攻坚点,圈员共设定7个活动目标:(1)区域慢病管理药师团队达20人[3];(2)区域服务患者建档人次提高至400人次/月[4];(3)药学服务转诊人次达100人次/月[5];(4)居家药学服务人次数达200人次/月[6];(5)慢病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达80%[3];(6)患者用药依从性Morisky 评分提高至7分[7];(7)慢病患者药物治疗满意度达70%[8]。
5方策拟订
圈员召开头脑风暴会议,针对4个攻坚点广泛拟订对策,并从可行性、迫切性、经济性、效益性4方面进行“5-3-1”评分。共20人参与评价打分,满分400分,依据80/20原则,≥320分为选定对策,见表2。
6最适方策追究
圈员根据障碍判定、副作用判定、障碍消除进行最适方策追究(表3),并通过得失表、PDPC法进行判定,再结合国家政策,依据对策共性,将选定对策优化整合为3个对策群组予以实施:(1)搭建区域联动、信息互通的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平台;(2)建立区域整合型慢病药物分级管理体系;(3)构建区域性慢病科普宣教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