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及其启示
◆张勤思 胡志 李玮 叶晶晶
【摘要】圭亚那是拉丁美洲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特点、取得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提供借鉴。
【关键词】圭亚那;艾滋病;防治; 督导与评估;启示
The Construction of AID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Guyana and Inspiration to China/ZHANG Qinsi,HU Zhi,LI Wei,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2,19(2):79-81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IDS spreading 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Guyana has been doing a lot on the AID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eatures, achieve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ID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Guyana, probed into a series of successful practices, and proposed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AID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Guyana;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spi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Health Managment,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Anhui,230032, China
圭亚那较早开展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督导与评估系统。本文研究了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现状,借鉴其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1圭亚那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防治概况
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7万(2009年) [1]。截止2009年,国内共有14 146例HIV/AIDS,其中有9 380例HIV 感染者,HIV感染率约为1.9%。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数据显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圭亚那的艾滋病感染率仅次于海地。1989年,圭亚那政府成立了由卫生部直属的国家AIDS项目组(NAP);1992年全国AIDS项目秘书处(NAPS)正式成立;同年成立了国家艾滋病委员会(NAC),负责制定/修改HIV/AIDS政策和宣传,为卫生部提供建议和监督国家AIDS项目。国家艾滋病委员会还支持建立地方AIDS委员会(RACs),并与非政府组织间保持网络联系。1998年,圭亚那议会批准通过了应对HIV/AIDS的国家政策,2003年作了修订,2006年又附加了一些政策法规[2],并于同年制定了以减少HIV/AIDS对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影响的2007~2011年国家艾滋病战略计划。
2圭亚那艾滋病督导与评估系统
2.1组织机构与能力建设
为加强对艾滋病防控计划的实施和督导[2],圭亚那政府于2005年在总统办公室的支持下成立了HIV/AIDS的总统委员会,成员包括关键部门的部长、总检察长、NAC主席、联合国HIV和USG专题小组主席、UNAIDS国家协调员、捐赠者、多边合作伙伴、总统秘书处主任等。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国家艾滋病防控战略计划的实施情况;动员多部门参与支持国家应急反应项目;协调直属部委的工作;为内阁制定艾滋病政策和战略提供建议;为艾滋病项目调动国内外资源;提交季度和年度国家艾滋病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等。同时圭亚那成立了国家督导与评估技术工作组(不包括民间团体的代表)[3],在HIV/AIDS总统委员会和卫生部国家艾滋病督导和评估部门的领导下,对国家艾滋病项目进行督导与评估。督导与评估人员的素质制约了圭亚那艾滋病督导评估工作的发展,尤其是数据录入人员。为此,圭亚那政府制订了培训计划,包括邀请督导评估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等,以方便人员的在职培训[4]。由于督导与评估体系在艾滋病防控领域相对较新,参与人员也较少,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机制和方法,因此政府除加强人员培训外,还着重强调在各层面加强督导与评估活动的能力建设。国家艾滋病项目秘书处制定战略培训计划和措施,确保所有地区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2.2工作计划
圭亚那政府于2006年制定了《圭亚那艾滋病多部门国家督导评估计划》,以确保艾滋病督导与评估的落实[2]。国家督导与评估计划包括数据收集策略(常规项目督导、行为调查、艾滋病监测、评估/研究),标准指标、数据收集工具指南,评估数据质量策略(如效度、可信度),但暂时还没有数据分析策略和数据发布及使用策略。督导评估计划的目标是:为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提供框架支持,确保政府、合作者以及利益相关者有统一的标准。
2.3系统多方面的协作
督导与评估系统的有效实施要求各层面均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1)国家层级的协调。国家艾滋病项目秘书处协调国家多部门应对HIV/AIDS反应。(2)区域级的协调。列入国家督导与评估体系框架的指标用于衡量和评估国家HIV/AIDS计划,计划指标根据收集的地域进行归类,递交给国家督导与评估小组。(3)捐助者支持的协调。确保将捐助者报告的要求纳入国家计划[2]。
2.4相互交流及文化建设
督导与评估活动结果的交流、数据的共享直接关系到国家艾滋病政策的执行。督导与评估的数据在国家艾滋病战略规划的制定和调整、资源分配以及项目改进等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信息共享,圭亚那政府建成了国家艾滋病网站和电子资源中心。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者每月或每个季度向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小组报告其活动情况,每年至少发布一次艾滋病监测数据的督导与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为艾滋病预防战略计划指明了方向。如在战略计划中新纳入了矿工这个团体,还将督导与评估实施计划印刷成册散发给群众,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学术会议,促进督导与评估结果的传播与交流。如为安全专员举办生物学行为监测(BBSS)宣传研讨会等[3]。
2.5艾滋病的调查、监测与常规项目的督导
圭亚那艾滋病调查与监测项目包括:(1)生物监测,如血液标本的收集和艾滋病毒检测,通过生物监测追踪艾滋病毒的流行趋势;(2)艾滋病病例监测,监测新患病例数(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判定艾滋病毒感染者成为艾滋病病人);(3)行为监测,跟踪艾滋病患者的有关行为及产生的结果;(4)有关感染的监测,监测性病或机会性感染病例;(5)HIV/AIDS相关死亡率监测,总人口中因艾滋病毒和艾滋病致死人数;(6)以人口为基础的调查,每3~5年对艾滋病人有关行为、危险因素以及人口趋势进行调查,常住人口健康状况、艾滋病指标及多指标分类调查。圭亚那还开展了防治艾滋病常规项目的督导,明确数据收集及传报机制,建立了数据流动程序。所得数据提交给国家艾滋病计划秘书处,然后由HIV/AIDS总统委员会发布,并将这些信息上报给国家决策层,以帮助他们在实施艾滋病干预方面做出相关决策,制定防控目标[2]。
2.6建立防治数据库
督导评估小组对各地区标本采集、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数据统计等指标都有统一标准。2010年,圭亚那建立了国家中心数据库(包括EXCEL电子数据表),由国家督导评估工作小组全权负责。目前圭亚那利用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分析相关数据,为国家制定卫生规划、强化医疗责任、加强公共卫生功能与绩效评估等进行服务。
2.7评估研究
评估研究是督导与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督导评估中优先决定的项目均是通过系统评估后确定的[4]。圭亚那还开展了基本人口调查、专题研究和运筹学研究,目的在于改进方案,作出资源的分配。人口信息调查每3~5年进行一次,并收集HIV/AIDS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以及人口趋势的信息[2],如2009年人口统计健康调查,这项调查为国家艾滋病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宝贵数据[5]。
2.8数据反馈及利用
在圭亚那,卫生机构必须每月或每个季度向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小组反馈相关数据,同时私人医疗机构可向区域艾滋病委员会反馈数据,也可直接向卫生部报告。国家艾滋病项目秘书处负责督导与评估季度和年度国家监测的各种数据,每年至少发布一次督导与评估报告。利用督导与评估的数据,调整国家艾滋病战略规划[4]。
3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启示
通过对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分析,借鉴其有效经验和做法,现提出几点建议:
3.1建立协调结构
在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由权威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并成立督导与评估工作组。有专门的督导与评估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在我国,国家层面上没有成立专门的督导与评估小组。虽然卫生部成立了艾滋病专家委员会,承担督导与评估专家组的职责与任务,但大多数省级和县级还没有专门的督导与评估机构[6]。所以建议我国建立国家级的督导与评估工作组,专门承担督导与评估工作。各层次的督导与评估工作组设在各层次的艾防办内[7]。为保证其有效运行,各层次要有专门负责督导与评估的人员和一定数量的专家,要有经费预算和明确的职责及严格的工作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网络。
3.2加强数据交流和反馈
督导与评估数据在艾滋病战略规划的制定、调整、资源分配以及改进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加强督导与评估数据的共享及交流,直接关系到国家艾滋病防控的进展。我国当前存在不同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交流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项目活动重复,制约着其效用的发挥[8]。对此,可以效仿圭亚那的做法,及时收集来自各层的督导与评估活动报告,提高各级艾滋病防治机构人员对督导与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将实施计划印刷成册,以便于群众了解,并加强学术交流与数据共享。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督导与评估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关信息管理制度。
3.3提高数据及时性和有效性
开展督导与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为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以调整和改进目标与行动。圭亚那在这方面能及时利用所得数据制定和修订国家HIV/AIDS战略,并且将其广泛应用于资源的分配和项目的改进等方面。当前,我国基层还没有专门的数据发布和使用计划,只有国家每年出台的联合评估报告,导致督导与评估结果在政府决策、政策倡导、改进项目等方面应用不充分,督导与评估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9]。可以借鉴圭亚那的经验,国艾办及时公布相关艾滋病督导与评估的数据,各地方在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对外发布数据,实现督导与评估数据的推广、反馈、总结、利用。通过适当的机制加强信息的横向流动,使拥有艾滋病信息的各个部门可进行信息的共享,进而确保数据利用的有效性[10]。
参考文献
[1]外交部.圭亚那国家概况[EB/OL].http://www.fmprc.gov.cn/chn/gxh/cgb/zcgmzysx/nmz/1206_6/1207/t9572.htm,2010-03.
[2]Government of Guyana national HIV/AIDS programme: Nation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lan for the Multi-Sectoral Response to HIV-AIDS in Guyana2007-2011[R].Republic of guyana: National HIV/AIDS programme,2003.
[3]UNGASS. Ungass country progress report on HIV/AIDS (UNGASS) republic of Guyana[R].Republic of guyana: 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HIV and AIDS,2009.
[4]UNGASS.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 and AIDS Country Report -National Composite Policy Index Guyana[R].Republic of Guyana : National AIDS Control Council,2010.
[5]Government of Guyana national HIV/AIDS programme:Guyana National HIV/AIDS Strategy 2007~2011[R].Republic of guyana: National HIV/AIDS programme,2006.
[6]胡志,秦侠,王德斌,等.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现状评价[M].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6.
[7]胡志,秦侠,李洁雪,等.建立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政策建议[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6):611-613.
[8]李绍奎,秦侠,陈任,等.对构建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信息系统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8, 35(24):4812-4813.
[9]李磊,秦侠,胡志.对加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信息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9, 36(2):255-256.
[10]王晓虎.非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2010.77-78.
通讯作者:
胡志: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E-mail:aywghz@ahmu.edu.cn
收稿日期:2011-09-16
责任编辑: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