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探讨
分享到: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3/10/16 9:37:01  浏览次数:1265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探讨

◆刘美红 蔡新华
【摘要】无偿献血者五支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是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固定献血者队伍、应急献血者队伍、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成分献血者队伍以及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立与招募保留的做法。

【关键词】无偿献血;队伍;招募;保留

Team Construction and Recruitment Retention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LIU Meihong,CAI Xinhua.//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2,19(2):13-15

Abstract Team construction and recruitment retention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s fundamental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center work practice,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practices of team construction and recruitment of stable blood donors, emergency blood donors, blood donors of rare blood type, and blood-component donors.

Key words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Team; Recruitment; Reserved

Firstauthor’s address Blood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Jiangsu,210042,China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但近期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遭遇临床用血严重短缺,甚至出现“血荒”。究其原因,是因为临床用血量逐年增长,但献血人数未得到相应提升,导致“血液紧张”。采供血机构如何招募与保留无偿献血者,是需要血站管理者及全体工作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

    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是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江苏省血液中心不断丰富和拓展献血招募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招募保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了无偿献血五支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据2010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无偿献血达63 321人次,比2009年增长8.89%。其中,街头献血量增长10.27%;血液采集总量达102 286U;一次献血400ml比例由36.2%上升至44.5%,为及时、足量、安全的临床血液供应提供了保障[2]。现就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招募工作[4]


    一是名人效应。针对献血人群年龄分布较年轻,聘请江苏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担任中心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大使。他是江苏人非常喜爱的主持人,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是有针对性的宣传。利用献血纪念日,如《献血法》实施周年纪念日、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等,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使无偿献血获得广泛认同。三是根据不同目标群体,采用典型示范方法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不同群体中普通无偿献血者的实际案例, 树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四是除专题片、献血公益广告等媒体宣传外,还加强了户外广告的作用。如针对公交车流动性大、接触面广等特点,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吸引了出行市民和学生的注意力,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无偿献血,达到了较理想的宣传效果。五是尽可能多地增加献血渠道,适当延长献血服务时间,努力提高服务能力,避免或减少无偿献血者等候时间,节约其时间成本。

2以献血者为中心,努力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1以献血者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服务[3]
2.1.1献血前做好宣传动员  中心开展了无偿献血知识进社区 、校园、企事业社会团体、农村 、部队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高校学子、社会各界人士参观中心;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公益讲座、志愿者现身说法等,让人们了解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心工作内容及质量品质保证、献血者的权利及义务等,提高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率。
2.1.2献血中热情服务  体检时,体检医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努力提供温馨服务,以获得献血者的信任。如献血者经体检暂时不宜献血时,既尊重献血者知情权,又不给献血者造成心理压力。献血时,要求医务人员以优良的素质、娴熟的技能、贴心的服务, 让献血者感到温暖、亲切。采血护士尤其要注意动作轻巧、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引导献血者谈论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放松其心情,让其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献血。
2.1.3献血后做好跟进服务   真诚的感谢能让献血者感到温暖;注意事项告知能表达对献血者的关爱;在 生日或节日时,一个问候的短信、一张贺卡等,都能表达一份真诚的祝福;赠送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能让献血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等。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关怀,培养献血者与中心的亲近感,增强其凝聚力,提升其忠诚度,最大程度地保留无偿献血者。

2.2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环境

    采血室要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安静舒适;体检处要求能满足保护隐私的需要;采血车内要求整洁有序,有充足的光线、舒适的温度、空气的流通以及专门的洗手设备。2010年,中心购置了大型采血车,外观色彩亮丽、图案新颖,车内色调温馨、布局科学合理,并配备电视机、DVD机等,让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献血。

2.3打造品牌,塑造良好公益形象

    血站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自2006年以来,中心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和“巾帼示范岗”活动,旨在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中心的鼓楼采血小组、东方商城招行采血小组被省级机关工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成分室机采组被命名为“巾帼示范岗”。品牌服务的建立,提高了采血人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有力地提升了中心的社会公益形象。

2.4畅通报销渠道,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报销者实行首接制。不论献血者是在省市哪家血液中心献血,只需去一家血液中心报销。来中心报销者,接待室配备饮水机、座椅、书报架等,保证15分钟内办好;路远的报销者只需将相关手续邮寄到中心,在接到资料2个工作日内会将报销金额汇出。这使得献血者献血义务与用血权利统一,调动了公民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促进了再次献血招募与保留的成功率。

3不同目标人群的招募与保留

3.1发展初次献血者,保留多次献血者,构建固定献血者队伍

    在无偿献血招募中, 动员人们第一次献血非常重要。对初次献血者主要是消除其紧张心理,一针率应力求达99%以上,献血量以200ml为主,注重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要重视第一次献血后的回访工作。中心指定2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电话回访,通过回访,使献血者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促使部分合格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在回访中,要求工作人员表达诚挚的谢意和温馨的问候;非应急情况下一般不提出再次献血要求。通过深入分析献血者的心理活动,采取各种措施,用真心和热诚感动他们,以心换心,让献血者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起共同持有与遵循的价值标准,确保其再次参与献血。

3.2有序开展机采血小板招募,构建成分献血者队伍

    招募机采成分献血者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机采成分献血者健康要求较高、采集时间较长以及需要特殊设备、环境和场所等,加上人们对捐献机采成分血缺乏了解,制约了机采成分血的发展。为此,中心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保留及召回等工作[5]。一是加大了由献全血向献机采成分血转移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让人们了解捐献机采成分血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献血方式。中心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重点培养招募员12人,对其采取不定期个别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及时了解其在招募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其提高招募实效。机采成分血志愿者服务分队定期在高校、社区和农村开展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工作,开设知识讲座,组织意向捐献者参观中心。对于捐献者专车接送,并诚邀他们加入志愿者服务分队,为临床医疗用血、急救用血提供保障。二是建立随访机制,及时、主动地了解以往成分献血过程及献血后的情况,排疑解难并补充新知识,提高定期捐献血小板的比例。积极开展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的反馈以及生日祝贺、节日慰问等形式多样的情感回馈活动,增强献血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定期组织机采成分献血者参加中心座谈会、联谊性文化活动等,以增进中心与献血者、献血者与献血者、献血者与潜在献血者、献血者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固定机采成分献血者讲体会,感召更多的人参与捐献;邀请多次接受血小板救治的病人与捐献者座谈,让捐献者感到自身价值和自尊的提升,感召其成为固定捐献者;请机采成分献血者及亲属介绍献血后享有的待遇,以激励人们参与捐献。通过这些活动,使献血者产生归属感、团队感和荣誉感,从而逐渐成为固定机采成分献血者。

3.3建立稀有血型俱乐部,构建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

    如何保障稀有血型血液的临床医疗用血和急救用血,是一直困扰采供血机构的难题。中心通过从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筛查稀有血型者,招募和培育了一支稀有血型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并成立了稀有血型俱乐部。截止2010年5月,俱乐部成员已达458人。俱乐部通过适时举办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联欢活动,适时宣传、弘扬和表彰奉献精神,有效地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俱乐部成员遇到困难时,中心及时上门慰问并给予帮助。真诚地对待每一位献血者,与献血者建立友谊之桥,有力地促进了稀有血型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俱乐部12名成员爱心相约,到北京为奥运助力,抵达北京血液中心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共捐献2 600ml血液。每位献血者都得到了“北京迎奥运捐献热血荣誉证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江苏卫视、江苏教育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知名媒体都作了跟踪报道,极大地提升了中心的影响力。

3.4构建应急献血者队伍,解决献血淡季血液供给不足问题

    中心在省级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成立了团体无偿献血应急献血队伍,重点解决献血淡季供给不足问题。在血液严重偏型时,一是通过中心血源管理信息,针对相应血型献血者,发送献血招募短信,以及时充实库存;二是通过信息台向部分应急队员发送急需血液求助信息,以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有针对性地招募,可在短时间内有效纠正血液偏型问题,缓解临床医疗用血与急救用血供应压力。

3.5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推动作用

    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宣传无偿献血理念为己任,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6]。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志愿者服务法规、献血者招募技巧等培训。通过专家上课、志愿者交流、参观中心等培训,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招募技能水平,而且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志愿者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工作长期、深入、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增强团队凝聚力,组织建立了志愿者QQ群,定期召开志愿者联谊、文艺表演等活动,充分体现志愿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帮助志愿者建立了深厚友谊。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队员们分享着助人的快乐,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体验了成长的喜悦,发自内心地愿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都是有着献血经历的献血者,他们以自身献血经历,向周围人群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良好效果,对无偿献血工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丽,安万新,梁晓华,等.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90-192.

[2]王 静.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心理学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710-711.

[3]闫 麟,赵花兰,魏耀辉. 血站人性化服务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79-82.

[4]马庆庆.社会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0):108-109.

[5]黄筱曼,方 团.建立高效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模式[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52-54.

[6]李慧文,蓝欲晓,朱为刚,等.发挥无偿捐血志愿工作者在无偿捐血、捐髓者招募中的作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60-261.


通讯作者:
刘美红:江苏省血液中心
E-mail:13327826600liu@sina.com
收稿日期:2011-09-22
修回日期:2011-11-01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