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分享到: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3/10/15 15:29:03  浏览次数:1079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崔丽君 何剑

【摘要】建立健全医嘱执行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护沟通制度、手术患者查对制度、院感防控制度及患者跌倒、坠床、皮肤压疮、导管脱离等护理管理制度,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使护理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效落实了患者安全目标,确保了患者安全。

【关键词】护理管理制度;患者安全目标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Patient Safety/CUI Lijun,HE Jian.//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2,19(1):38-40

Abstract  To establish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standards, such as process, rules, emergency preplans, the qualitative evaluation patterns and standards,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s were performed strictly. There was no patient safety-related adverse event occurred,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 nurse satisfaction and the doctor satisfaction were improved. They made nursing safety work with standardization, and ensured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Aim of Patient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卫生部相继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均将患者安全目标列为重点检查内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按照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要求,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1-2]。

1实践

1.1完善医嘱执行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一是强调各护理单元严格按医嘱执行流程处理医嘱,建立医嘱提示本、临时医嘱执行查对本,增加执行后查对环节。二是在标本采集、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采用床号、姓名、腕带等2种以上的方法识别患者身份。三是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完善关键流程(如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等)的患者识别措施。腕带上有医院全称和患者信息,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辨识患者的有效手段。所有医疗护理单元均使用腕带,以颜色区分。内科、手术患者为蓝色;昏迷、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为粉红色;有坠床危险的患者为绿色;有自杀危险的患者为红色;新生儿使用粉红色专用腕带。四是建立患者转科交接记录本,统一交接内容,病情记录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交接清楚后由交接班护士双方签字认可。五是改制床头牌。改制后为无色有机玻璃,左半部分插放药物阳性、坠床、跌倒、压疮警示标牌,右半部分为床头牌(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护理级别、主管医生等),坠床、跌倒、药物阳性为红色标签,压疮为绿色标签,字迹清晰。六是改革静脉输液流程。患者输液实行流水作业,悬挂液体和注射液体分别由两名护士完成,静脉输液由两人查对后再操作,杜绝用药错误。

1.2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一是将药品柜分区。口服药物、静脉用药针剂、外用药物等分别存放在不同治疗室,并单独存放在分隔好的抽屉内;抢救用药存放在抢救车内,做到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每班交接;散放静脉用药归入塑料盒,定量并贴上白底蓝字标签,方便取用。二是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0%氯化钾、10%氯化钠、50%GS、细胞毒性药物等以原装盒置于塑料筐内,贴上红底白字标签,专柜保存;毒麻药专柜双锁,每班交接登记并签名,领取时除主治医师签字外,还必须由护士长签字确认。三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建立《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错误上报表》,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用药错误时及时上报、登记,并分析追踪原因。四是抗菌药物使用严格遵守医嘱,按术前半小时或规定时间间隔执行。

1.3完善医务人员沟通制度,促进医护有效沟通

    一是医嘱执行过程的医护沟通。完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医生在非抢救时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护士不执行在非抢救时的口头或电话医嘱;在紧急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双重检查。二是危急值报告的有效沟通。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规范危急值报告范围、内容;设计《危急值报告登记本》,项目包括采血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来电者姓名、来电时间、来电电话、通知医生时间、医生姓名、接电话护士签名等,接到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同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杜绝差错隐患。危急值报告的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内科、外科等的急危重症患者。

1.4完善手术患者查对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一是建立手术患者查对制度。手术室护士接患者时,依据《围手术护理记录单》查对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然后与病房护士核查并双方签名认可。二是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术前,医生在手术体表部位进行标示,手术室护士接患者时再次查看核对。三是要求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进行核查。所有手术必须实行手术安全核查,所有住院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必须填好眉头并夹入病历,门诊手术患者由手术室进行核查,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保存在病历中。

1.5完善院感防控制度,提高院感质控水平

    落实院感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护士长通过讲座、现场操作等,对护士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洗手规范、标准预防、消毒、灭菌、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在任何临床操作中,护理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临床操作安全。

1.6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皮肤压疮及导管脱离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跌倒、坠床防范制度。有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活动障碍、年龄≥65岁或<14岁、体能虚弱、服用影响意识障碍或活动的药物、使用镇静药物等的高危患者,按照《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实施干预。如告知家属,安装护栏,床头卡旁贴红色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等;卫生间、走廊有预防跌倒警示标识;建立健全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等。二是建立压疮危险因子评价及上报制度。高危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要求新发生或院外带入压疮在24h内上报,床头贴防压疮绿色标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三是统一管道标识方法和交接流程。要求患者所带各种管道,如脑室引流管、胃管、胃肠减压管、T管气管插管、胸腹腔引流管、尿管、深静脉置管、PICC及浅静脉留置针等,均由操作者(或配合手术的护士)贴上标识,注明管道置入使用日期。导管交接在科内交接班和科室之间交接时实行“三清”,即书面写清、床旁看清、口头说清,并注意管道的妥善固定与通畅,杜绝带管道患者交接或转运过程中脱管、引流不畅等隐患。

1.7制订《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按照患者安全管理项目,制订《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表》,修订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项目分值按权重设置。做到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人人熟悉标准;护理部每季度、科护士长及各科护士长每月不定时按《检查表》进行检查;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并在全面质量管理会议上通报,存在问题限期整改;督促各病区护士长加强日常监督和考核,并督促护理人员进行自我检查。

2讨论


    上述措施的实施,保证了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有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体会如下:第一,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护理管理制度为护理管理者有效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供了保障,为护理人员明确了在服务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环节及部位。实践证明,护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严格执行非常必要[3]。第二,护理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医护人员应坚持“以病人为中
心”,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活动,从而使患者感受到更多关心与爱,提高其满意度;医护配合更加密切,使医生满意度提高;护士有可操作的规范流程文件,工作不易出错,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自身满意度也明显提高[4]。第三,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目标管理的优点在于它是参与式管理,通过上下结合使所确定的目标具有动员性和激励性,更利于实现[5]。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使护理安全目标人人清楚、措施人人执行,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家属及陪护人员的依从性与参与性,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吉善,张振伟.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共建百姓放心医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3):1-2,26

[2]Mark R.Chassin.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经验分享[J].中国医院,2010,14(1):9-11.

[3]纪春丽,陈长春,刘东艳.患者安全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23-24.

[4]周晓庆.病人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医院,2008,12(7):17-18.

[5]顾向军.安全目标管理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69-870.


通讯作者:
何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科
 E-mail:hj529@163.com
收稿日期:2011-04-20
修回日期:2011-06-02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