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调查与分析
◆何梅 喻明成 刘益 陈斌 刘丽华 李桂蓉 包燕 何文静 严欣 李小玉 刘妤妍 唐恭正 刘继桂
【摘要】目的了解震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个人信息、收入、工作环境、继续教育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震后基层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良,职称比例失衡,编制不足,人员需求增加(65.7%);收入低,要求改善待遇(84.9%);赞同从技术、培训方面采用派人常驻、分批分期、提供免费进修等形式进行对口帮扶(83.4%);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96.1%);希望通过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或学术交流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93.2%)。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人才建设,制定对口支援措施,建立激励与补偿机制,调整职称结构,提升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满足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地震;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现状;需求
Investigation of Nurse “ s Situation and Needs in Primary Hospital after the Earthquake/HE Mei,YU Mingcheng,LIU Yi,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1,18(6):57-59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for hospital nurses after the earthquake.Method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rimary hospital nursing staff “ s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ome, work environ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needs.ResultAfter the earthquake, in primary hospital, human resources was in poor condition: imbalance of duty, lack of duty position, the increase demand for staff (65.7%); low income which needed to be improved (84.9%); support from the technical, training aspects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assistant (83.4%); need of studying in higher-level hospital (96.1%); hopes to go out to participate training 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level (93.2%).Conclusion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taff training, develop corresponding support measures, establish incentive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djust the duty structure,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ing care to meet people “ s needs on nursing care.
Key words Earthquake; Primary Hospital; Nurses; Situation; Demand
Firstauthor’s address Central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遭受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绵阳系地震重灾区,仅北川县人民医院就有100余医护同仁罹难。2010年3~5月,绵阳市护理学会组织市中心医院护理科研小组,对绵阳灾后重灾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现状、需求进行了调研,旨在为今后灾区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绵阳地震灾区7个县/市(北川县、平武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江油市)12所二级县医院在岗护理人员。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由护理科研小组设计《绵阳地震极重灾区灾后护理现状调查问卷
表3护理人员业务量、工作压力[n(%)]
(综合卷)》。先行抽样模拟调查,讨论修订问卷部分内容后,采取随机抽样法对12所县医院在岗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
1.3数据统计与分析
运行Exce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3份,有效回收率为90.5%。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51岁,平均35岁。
2.1人力资源配置
震后,政府对医院进行了重建,并面向社会公招高等学历护理人员,充实了人才队伍。从表1可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8.0%,达到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1];合同人员占34.1%,说明合同护士充实到临床一线来弥补护理人员不足,这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护士占74.7%,副主任护师仅占0.9%,高级职称比重过小,初级职称偏大,与李继平等[2]的研究一致,这对护理人才建设与护理专科化发展有制约作用。
表1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编制
2.2收入及作息时间见表2
由表2可见,护理人员对收入满意度不高,27.3%认为收入太差,69.4%认为较震前收入未改变;且工作作息时间长,73.7%未按国家法定休假时间休息。工作时间长,收入未增涨,职工满意度普遍较低。
表2护理人员收入及作息时间
2.3业务量及工作压力见表3
由表3可见,60%认为受各支援医院影响,开展新工作较多,护理业务范围增加,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开展;灾后重建医院环境改善,病员骤增,护理工作量也明显增大(80.9%);同时,由于社会患者的就医需求增加,84.4%认为目前工作压力较震前增加。
2.4现需求帮扶见表4
由表4可见,目前最需改善的人员编制、设备、环境及待遇等,调查者均超半数认为急需解决。83.4%赞同对口帮扶;88.6%希望从技术、培训方面进行帮扶;希望帮扶形式以提供免费进修为主(79.4%);96.1%希望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93.2%希望能通过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或学术交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3讨论
3.1引进高学历护理人才,加大男护士比例
震后,绵阳市极重灾区得到了党、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各受损医院如期搬进了新医院,但面对新院的未来规划与发展管理尚有一定磨合期。灾后医院硬件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人力资源建设、新技术引进与操作水平提高等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基层医院一是应通过引进高学历护理人才,改善人力资源配置;二是应采取外派进修学习与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素养。同时,通过地震发现,男护士由于搬运速度快、反应灵敏、遇事冷静、处事果断等特性,在应急救援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应鼓励男护士加入临床护理队伍,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此外,管理者还应注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改变目前护理队伍缺编现状,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3.2合理调整职称结构
目前,我国正处于公立医院医改试点期,主要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民族医院和乡镇医院等为主,县级医疗机构将会逐步承担更多的基层医疗服务。从表1来看,学历结构明显优于西部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但职称比例与卫生部要求1:3:5:7相差很远[3],说明高级职称人才极度短缺。由于学历、科研能力、编制等限制,护理人员在晋升过程中处于弱势,长此以往将影响护理工作发展,进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4]。卫生主管部门应鼓励基层人员科研,重视护理职称编制,避免“重医轻护”现象。2011年,四川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常见问题解答中,对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晋升副主任护师时论文和科研方面相比三级医院要求明显偏低,这将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3.3完善聘用护士配套管理政策
近年来,医院为缩减支出,用聘用合同护士补充临床一线护士的不足,重效益、轻培训,加上待遇低,护理队伍流动性较大。同时,灾区特殊的工作环境、悬殊的社会地位等[5],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尽快出台聘用护士配套政策,如在论文报销、工会待遇、单位福利等方面给予帮助,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4制订帮扶措施,提供对口需求支援
目前,四川省卫生厅已印发《四川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2010~2012年工作方案》(川卫办发【2010】64号)、《四川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定期服务基层和进修学习的规定》(川卫办发【2010】64号),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医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省厅指定的县级医院业务帮扶6个月。这为县级医院护理队伍建设搭建了有力的支援平台。截止2010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累计免费接收绵阳重灾区对口支援单位进修学习人员208人,开展学术交流24次,下派对口支援人员40名,通过结对帮扶[6]、建立考评体系、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建立远程会诊、联合护理科研等,有效解决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少、对新知识了解少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对口支援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3/200804/18620.htm,2005-07-21.
[2]李继平,马伟光,戴燕.四川省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8):518-519.
[3]何朝珠,李鸿艳,周彩云,等.江西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19-21.
[4]安力彬,李文涛,袁华.吉林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60-62.
[5]焦杨,庞艳梅,刘波.临床护士现状与身心压力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4):479-480.
[6]夏锡仪,万树平,奚剑波,等.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9,20(2):35-36.
通讯作者:
喻明成: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E-mail:yumingcheng@163.com
收稿日期:2011-03-31
修回日期:2011-05-19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