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检验危急值管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分享到: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3/9/5 15:33:48  浏览次数:940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某院检验危急值管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徐茂云 魏巍 步晓冬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10年12月份住院患者危急值回报及临床医生的应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38例次,检验科回报135例次,回报率98%;有124例次的危急值在当天或次日即得到治疗或纠正,占总数的90%。结论现有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应通过改进回报方式、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回报的时效性.

【关键词】危急值;回报;分析

Investigation on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in A Hospital/XU Maoyun,Wei Wei,BU Xiaodong.//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1,18(5):47-4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and provide useful advice for improvement.MethodTo investigate the reports of the critical values and clinician “ response in December 2010.ResultThere were 138 case of critical values, clinical laboratory examiner had reported 135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8%, and 124 cases (90%) had been treated on the day or the next day.Conclusion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the hospital should improve report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the reporting.

Key words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Ji “ nan General Hospital, Ji “ nan Military Command Area, Jinan,Shandong,250031,China

 

    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结果[1],是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2]。中国医院协会在颁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临床实验室要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济南市某综合医院于2003年建立了检验危急值回报制度。具体要求为:实验诊断科发现危急值时要立即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同时登记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标本必须复查。护士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告知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医生认真分析产生危急值的原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在病历中做好分析记录。为了解医院该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本文采用现状调研的方法,查阅济南市某综合性医院实验诊断科2010年12月份住院患者危急值回报登记本,以及相关科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了分析。

1情况调查

1.1危急值发生情况

    2010年12月份,该院共有121名住院患者检验中出现危急值138例次,其中生化项目104例次,血液检验项目34例次,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未出现危急值。同一患者出现危急值次数最多的是5次,有1人;出现4次和3次的各1人;出现2次的有8人。各检验项目危急值发生值及例数分布,见表1。

1.2临床医生对危急值应答情况

    实验诊断科发现危急值后立即回报给临床科室并做好登记的有135例次,回报率为98%。通过查阅病历,对临床科室应答情况进行调查。患者发生危急值后,医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的共有131例,其中在接到实验诊断科通知后当日下达医嘱进行治疗的有83例;在病程中分析了发生危急值的原因的有6例,见表2。既未采取治疗措施也未在病程中分析原因的有1例;采取了治疗措施但未在病程中分析记录的有19例。

 表112月份检验危急值统计

表2危急值应答情况

1.3患者转归情况

    2名死亡患者均为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危急值均在2次以上。其中1例患者最后一次出现危急值后无治疗医嘱无分析记录,患者第二天死亡,但该患者为恶病质,病历中有家属放弃治疗的记录及签名。121名患者的转归情况,见表3。
 表3患者转归情况
转归 病例数 占患者比例(%)治愈 76 62.8好转 43 35.5死亡 2 1.6合计 121 100

 

2分析与讨论

2.1危急值回报制度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院通过建立危急值电话回报制度,使临床医务人员能及时发现危险情况,迅速采取措施,从而挽救患者生命。与传统的检验科发送报告。医生查阅后采取治疗措施相比,电话回报既能缩短医生发现危险情况的时间,也可避免治疗过程中遗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在病程记录中分析原因且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外,有124例次的危急值在当天或次日即得到治疗或纠正,占总数的90%。事实证明,“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院的实施,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2.2现行的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调查结果显示,有3例危急值实验室人员未进行回报,有7例以上的危急值是在第3日及以后医生才进行干预治疗,对产生危急值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有118例次(占86%),记录不及时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些行为虽没有产生不良后果,但存在潜在危险,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反映出管理方法上的弊端。(1)危急值回报流程复杂。电话回报方式环节较多,从检验科实验室人员发现危急值到医生采取治疗措施过程中,信息传递可能会产生遗漏或延误。(2)回报的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电话回报要求实验室人员掌握所有危急值的临界值,并从每天庞大的检验数据中检索发现,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从工作量上分析,医院每月发生的危急值数据多,容易产生误报、漏报。(3)医院质量管理还不够严格。从调查的情况看,患者出现检验危急值后,有的医生反应不够迅速,有的治疗措施滞后,有的没有认真分析原因,说明上级医生及科主任对经治医生的监督检查还到位,医院职能科室管理还不够规范。

2.3加强危急值回报管理的措施

    危急值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院应高度重视。(1)要建立高效的回报方式。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医院采取的电话回报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建立快捷高效的回报方式就非常必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建有“军字一号”工程,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比较健全,同时医院联机检验系统也运行良好,医院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危急值网络回报体系[3]。当检验仪器上有危急的检验结果产生时,对检验操作员进行提示,同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传递到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大大提高了危急值回报的时效性,也杜绝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最大限度的减少漏报。(2)加强危急值监督管理[4]。回报方式实现快捷高效,但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取决于临床医生。医院应加强对危急值处理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求医生对出现的危急值要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在病历中做好记录,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将其纳入医院质量考核方案中,与绩效分配挂钩,对于不及时分析处理的医生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真路,刘泽金,赵耿生,等.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452-453.

[2]王海剑.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25-26.

[3]童思木,沈崇德.危急值提醒医疗安全警示系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42-44.

[4]邱锡荣,徐梅,付冬琴.医院危急值项目设立及报告管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61,66.

通讯作者:
徐茂云:济南军区总医院质量管理科
E-mail:xmy1974@sina.com
收稿日期:2011-02-21
责任编辑: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