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与持续改进
◆梅静 郭祥萍
【摘要】概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过程及内容。在经受“7.5事件”的考验后,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应急预案,为确保突发事件时临床供血输血安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Establishment and Continuing Improvement of Contingency Plans on Blood Supply and Transfusion/MEI Jing,GUO Xiangping.//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1,18(4):68-70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contingency plans on blood supply and transfusion, which guaranteed th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supply and transfuses and undergone the test of "7.5 affair". The contingency plans should be improved continuousl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supply and transfusion.
Key words Contingency; Contingency Plans; Continuing Improv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Blood Center of Urumchi City, Urumchi, Xinjiang, 830000, China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1]。它是对血站能力的严重考验。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利于血站在最短时间内积极妥善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从而确保临床供血输血安全。为提高血液保障能力,近年来,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完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建立应急预案
首先,成立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明确联系人。其次,设立血液库存三级预警(三色信号)。三级预警线为蓝色信号,当血液库存低于18万ml时,中心各采血点延时工作、无休日上班,并增加献血点位。二级预警线为黄色信号,当血液库存低于15万ml时,向市献血办报告,启动应急献血队伍,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血液需求;同时上报卫生局,由红十字会、市团委启动志愿者队伍,动员组织适龄公民参加献血,并通过短信平台发布血液需求信息,呼吁适龄公民献血。一级预警线为红色信号,当血液库存低于12万ml时,公安、武警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动员组织适龄公民参加献血;上报卫生局,通过卫生厅向周边中心血站调剂血液;报请上级卫生部门后,向用血医院发出血液库存预警通知,动员患者亲属、同事互助献血;临床择期手术患者延期手术;并向市人民政府应急办报告,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血液救援,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无偿献血;当血液库存低于10万ml时,政府向社会发布动员令。第三,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瘫痪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发生服务器故障、局域网遭到病毒攻击等意外事件时血液的正常供应和系统的及时恢复。第四,建立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以保证采供血过程中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运输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2应急预案经受考验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受伤人员很多。中心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全面布署,立即启动突发事件采供血应急预案。供血科立即核查汇报血液库存,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为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保障采供血工作顺利进行,安排特种车辆接送工作人员。检验、制备及供血部门人员对当日采集血液全部进行检测、成分制备和入库。5日晚到6日,中心共计为临床用血医院送血21次,送血量达1 050U,满足了临床需求。7月7日,启动应急献血队伍,297人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量达399 U;各采血点延时下班,采集血液119袋,血量达186 U ;同时,从省内多家血站调来血液489U,使血液库存量达1 658 U。由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及时报道,无偿献血人数剧增,7月8日,库存量已趋于饱和,达2 500 U,中心立即安排各采血点限量采集,并对前来献血者预约登记。7月9日,卫生部医政司从哈尔滨血液中心调集Rh阴性血液180 U,补充了Rh阴性血液库存,满足了临床需求。由于采血量大幅上升,采血袋库存出现不足,中心立即启动物料应急放行程序,从合格供方中紧急购进采血袋4批,质控部门加班对外观、热源、PH项目等进行检测,合格后经领导批准予以放行,满足了血液采集需要。截止7月31日,中心血液库存量始终保持在2 500 U,创中心成立以来历年最高。随着社会局势的平稳及治安状况的好转,中心采供血工作恢复了正常。
3应注意问题
回顾“7.5事件”,由于有了应急预案,采供血工作紧张有序,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亟需改进:(1)对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障重视不够。由于各采血点均分布在城市人流密集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工作场所安全直接受到威胁,需增加安保设施与人员,以确保血液的采集及正常供应。安全保障应提请政府予以重视。(2)需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此次暴乱事件发生在局部区域,距离血液中心较远,如果没有特种车辆接送处于暴乱区的工作人员,将难以保证员工安全,采供血工作将受到影响。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蔓延,形势会更加严峻。(3)应加强采供血后备应急队伍的管理。对采供血应急队伍后备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培训和演练,以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工作错误率上升而危及输血安全[2]。(4)需重视应急设备的启用。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停电,计算机网络系统可能瘫痪,导致数据信息不能正常传输,传统的手工献血登记、检测、制备、入库、发放等需快速投入使用。本次事件发现储血设备也不够用。因此,应有备用设备,以在紧急情况下投入使用。(5)应加强物料供应。物料的储存受环境及有效期等因素的限制。突发事件发生时,临床用血量及血站采血量大幅度增加,物料供应出现短缺,正常的采购运输渠道也受到影响。因此,平时要有足够的物料储备,有紧急调配方案及物料应急放行通畅程序。(6)Rh阴性血液储备不足。新疆是多民族居住区,少数民族中Rh阴性血液人群占3%~5%,高于其他民族[3],对Rh阴性血液需求量大。因此,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正确评估Rh阴性血液需求,若库存不足,应立即申请支援,以满足临床需要。
4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1)对血液库存量进行了修订。三级预警线调整为30万ml,二级预警线调整为25万ml,一级预警线调整为20万ml;增加血浆各型最低库存量,A、B、0血型分别为2万ml,AB血型为1万ml,Rh阴性血液各型最低库存量中,A、B、0血型分别为1万ml、AB血型为5 000ml。
(2)注意保障信息通畅,及时了解事件动态及人员受伤情况,随时与各医院沟通,预测临床用血量,以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血液资源。
(3)针对紧急社会动员而产生的短时间内献血人数剧增现象[5],要求正确疏导民众,以保护献血者热情[6];可进行献血预约登记,日后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保留,使其成为固定献血者。
(4)进一步完善全区采供血机构计算机联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新疆应急战备血库建设,增加血液储备空间;遇突发事件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进行全区血液资源统一调配与管理,以保障突发事件时全疆范围内的血液供应。(5)建立物料储备警戒线。在条件允许与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物料储备量;建立安全保卫联防机制,对防爆队、医疗救护小队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才能确保突发事件时采供血工作的正常、安全、有序进行,从而保障临床供血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2007.[
2]吴卫星, 金华. 重大灾难救援和反恐怖袭击时输血安全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 3 ): 212-213.
[3]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03-104.
[4]郭晓明, 文秀琼, 黄梅.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血液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8):625-627.
[5]邹峥嵘,朱永明,钱开诚,等.灾害等突发事件血液应急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 2004, 17( 4 ): 285-287.
[6]衣梅.地震后血液保障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1-3.
通讯作者:
梅静:新疆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质管科
E-mail:meijing0323@126.com
收稿日期:2011-02-18
修回日期:2011-03-08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