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偏瘫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
分享到: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3/9/3 11:15:27  浏览次数:586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提高偏瘫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

◆赵秀娟
摘要】目的提高偏瘫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良肢位使用率由活动前的10.04%提高到活动后的86.92%。结论偏瘫急性期患者使用良肢位,是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措施。提高良肢位使用率,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提高;偏瘫急性期;良肢位;使用率

Improvement of Usage Rate of Good Limb 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miplegic/ZHAO Xiujuan.//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1,18(3):59-61,64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usage rate of good-limb-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miplegic.MethodQC group activities. ResultThe usage rate of good-limb-position increased from 10.04% to 86.92% after the activity.ConclusionPatients with acute hemiplegia using good-limb-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Improvement of usage rate of good-limb-posi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arly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Improvement; Acute Hemiplegia; Good Limb Position; Usage

Firstauthor’s address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ianjin Dongli District,Tianjin,300300,China

 

 表1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内二科QC小组注册时间2008年3月注册号DZ0803活动时间2008年3~9月课题类型现场型活动次数(次)10课题名称提高偏瘫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 表2小组成员
序号姓名职称组内职务1赵秀娟 主管护师 组长2 赵卫新 主治医师 副组长3 冯  霞 副主任医师 组员4 高金泉 主治医师 组员5 张金丽 护师 组员6 李连英 主治医师 组员7 李维洁 主治医师 组员8 徐  欣 主管护师 组员9 高晓燕 主管护师 组员10 翟加岩 医师 组员

1选题理由

    良肢位是一种治疗性体位,能减缓和对抗瘫痪肢体的痉挛[1]。偏瘫急性期患者使用良肢位,可减缓偏瘫侧肢体的挛缩、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半脱位、膝关节过伸展、髋关节外展外旋等并发症,为肢体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是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的重要措施。良肢位分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3种卧位,对患者在卧床时的头、颈、胸、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肢体位置等都有一定规范[2-3],但临床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2小组概况

    为了提高偏瘫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内二科于2008年3月成立QC小组。小组概况见表1,小组成员见表2。

3现状调查


    内二科2008年3月共收治偏瘫急性期患者11人。QC小组成员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方式,选择在每日上午7:00、11:00及下午15:00、20:00对患者进行调查。共抽查209人次,只有21人图3良肢位使用率低的原因次使用良肢位, 使用率为10.04%。未使用良肢位类别见表3。
 表3未使用良肢位类别
根据表3绘制类别排列图,见图1。
图1未使用良肢位类别排列图由图1可见,“对良肢位知识一无所知”是影响其使用率的主要类别。

4目标设定


    从上述调查可看出,若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良肢位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掌握良肢位相关知识,可将良肢位使用频次增加到135+21=156,使用率理论值可达(135+21)/209=74.64。因此,我们将目标设定为70%,见图2。
图2目标示意图


5原因分析


    结合调查结果,从人员、管理、环境、工具4方面,就良肢位使用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见图3。


6要因确定(表4)

7对策制定(表5)

8实施

实施一:完善科室管理制度

    建立巡视记录。对偏瘫急性期患者,护士白班每2小时、夜班每4小时巡视一次,落实巡视任务至责任护士。巡视时,记录体位情况及是否对错误体位进行纠正;将患者良肢位纳入交接班内容,班次之间进行床旁交接;保留巡视及交接记录。同时,设计检查单,由质控护士负责检查巡视交接班执行情况,计入责任护士当月考核成绩[4]。

实施二:开展全员良肢位知识培训

    选派2名骨干参加国家级康复培训班;每月开展院级讲课1次,科级讲课2次;全科人员参照《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等,学习良肢位规范,并严格考核,力求完全掌握。

实施三:加强宣教力度

    由责任护士及康复师对家属及患者进行良肢位知识宣教。在《健康教育单》上登记宣教日期。重视宣教效果[5],由上级护师评估宣教效果并打分,纳入责任人当月考核。设计宣传海报,详细介绍良肢位知识,并张贴在病区宣传橱窗内。印制《健康教育单》,方便病人和家属参照执行[7]。

实施四:制作良肢位靠枕

    根据良肢位规范要求,设计各种规格的靠枕。经过临床试用,最后确定选用3种规格的靠枕:40×40cm、20×20cm 、15×25cm。采用棉质枕套,荞麦皮填充枕芯,便于清洗,适用于臭氧和氯制剂终末消毒。

实施五: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

    根据偏瘫患者尽量健侧输液原则[8],经过反复实践,认为健侧上肢外侧为最佳静脉穿刺部位。在选定部位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当采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时,可以屈曲健侧肘关节将上肢放置于躯干前面或躯干上面,避免压迫穿刺部位;当采取患侧卧位时,健侧上肢可以放置在躯干上面或前面。在该上肢外侧输液时,患者可以随意或定时变换体位,而不会压迫穿刺部位。同时,采用留置针穿刺, 以减少因每天进行普通静脉穿刺频率而延长同一条静脉的使用时间。

表4要因确定
表5对策制定


9效果评价
措施实施后,2008年8~9月对26名偏瘫急性期患者进行调查。抽查130人次,113人次正确使用良肢位,使用率达86.92%,效果显著,见图4。
图4活动前后良肢位使用率比较


10巩固措施


    将以上对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每月继续对宣教、巡视、交接班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继续开展以良肢位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讲课,每月1次,成为科室业务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偏瘫急性期患者静脉穿刺进行特殊管理,静脉输液时尽量使用留置针在健侧上肢进行穿刺。保持数量充足的良肢位靠枕。在2008年10月、11月、12月,我们分别对良肢位使用率进行调查,均达目标值以上,见图5。
图5活动后良肢位使用率


11今后打算


    本次QC活动加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组员质量管理意识,增强了医患沟通,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中风病人康复治疗尚未普及,下一步计划利用本次活动积累的经验,积极提高中风病人康复治疗普及率。


参考文献
[1]于兑生,恽小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88.

[2]于兑生.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8.

[3]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5.

[4]阎惠中.中国特色的医院质量之路(五)[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11):97.

[5]王翠玲,徐明,刘向荣,等.良肢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10.[6]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委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M]. 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5.27-36 .

[7]沈钺,张冬梅,刘洁.提高脑卒中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率[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36-38.

[8]吕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及健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关系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6,22(4):45.


通讯作者:
赵秀娟: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
 E-mail:zhaoxj911333@sina.com
收稿日期:2010-12-28
修回日期:2011-02-28
责任编辑:吴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