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丁 慧,宋瑰琦,朱 艳,等.我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2):55-59.
[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3.
[3]尚文涵,张海燕,么 莉,等.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的构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6):66-69,74.
[4]程 琳,夏 璇,段 娟,等.基于医护人员视角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1):1646-1653.
[5]张丽秀,樊 落,李 琳,等.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报,2021,28(13):13-18.
[6]崔金锐,陈 英,徐 蓉,等.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285-1291.
[7]杨洁梅,杨巧红,李耀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活质量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5):795-800.
[8]张 琦,方 幸,徐建鸣.护理质量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3):5-8,13.
[9]刘旭阳,张晓东,孙玉芳,等.急性腹痛早期评估及镇痛[J].医学信息,2020,33(16):24-26.
[10]丁莉丽,葛 超.急诊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综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90.
[11]钱 荣,惠晓芳,夏泽燕,等.9S管理法在急诊抢救室设备与仪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S1):162-165.
[12]朱 慧,郭晓娟,戴雪梅.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197-201.
[13]陈玉国,张 敏,王文君,等.护士在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1):7-10.
[14]MOORE L,LAVOIE A,BOURGEOIS G,et al.Donabedian's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quality of care model: validation in an integrated trauma system[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5,78(6):1168-1175.
[15]沐 菊,王爱敏,尼宏莉,等.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33-3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娜 庄薇* 赵敏慧 厉跃红 郭娜菲.围产期护理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05):056.[doi:10.13912/j.cnki.chqm.2016.23.5.17]
[2]胡弘 杨敏婕 山缨 刘华晔 黄虹 王惠英.优化急诊输液室输液流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06):026.[doi:10.13912/j.cnki.chqm.2016.23.6.10]
[3]梁娟胡雪慧 牛倩.医护一体化床边交班在儿科急诊留观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06):050.[doi:10.13912/j.cnki.chqm.2016.23.6.18]
[4]孙晓凡沈骏 陈旻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拥挤与医生职业压力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02):060.[doi:10.13912/j.cnki.chqm.2017.24.2.19]
[5]刘小敏 李敏玲 李会玲 宋晔 李宁 吕军.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03):070.[doi:10.13912/j.cnki.chqm.2017.24.3.24]
[6]陈霞 吴娜 庄薇.国外产科急诊模拟技能培训现状及启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06):067.[doi:10.13912/j.cnki.chqm.2017.24.6.22]
[7]吴惠静 陈岚 黄陈.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05):007.[doi:10.13912/j.cnki.chqm.2018.25.5.03]
[8]张莉 朱朝娟 樊泽 王婉玲 张小梅 郭丹 张美霞.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研发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06):069.[doi:10.13912/j.cnki.chqm.2018.25.6.22]
[9]高晓云 刘晔 高利伟 李凯 刘延峰 张欢欢.优化分级转运联合ISBAR交接模式确保急诊患者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01):046.[doi:10.13912/j.cnki.chqm.2019.26.1.15]
[10]尚文涵 李长安 吴志军 简伟研 张海燕 么莉.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的建设、应用及改进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03):001.[doi:10.13912/j.cnki.chqm.2019.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