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管理奖|中山医院:多渠道推进医院专利转化
分享到: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7/8/29 13:31:58  浏览次数:2135次
【字体: 字体颜色

中国医院管理奖|中山医院:多渠道推进医院专利转化
文/李晓霞
  医学科研的终极目标,不是学术本身,而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人们健康的措施和策略。让科学成果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造福民众,正是转化医学研究的使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转化医学尚处于探索阶段,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下,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可喜的是,我国专利等医学知识产权项目正逐年递增,医学转化也越来越受重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参赛的科研管理案例“借助各种渠道,积极推进医院专利转化”,就如何进行专利转化、如何提升转化的成功率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该案例在2017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第一季获得铜奖。
院方重视
  中山医院高度重视转化医学。早在2008年,医院在科研处就成立了成果管理科,对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管理、转化做到专人负责,并先后制定了《医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草案)》《医院专利工作管理条例》。明确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与义务,外单位合作申报专利的条件、专利的保密、专利的费用支付、专利的档案和信息管理等,更明确了奖惩条款,对授权专利,给予发明或设计人一次性奖励。多方面措施保证专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
  把关专利申报材料质量
  专利申报材料写得好不好,不但直接影响能否顺利授权,也决定后期转化的概率。因此,管理要从源头抓起。
  中山医院与专业的专利代理公司合作,严格把关申报材料的质量。医院让科研人员与专利代理公司的指定专利工程师直接联系,共同对项目内容进行反复的检索、磋商、协调、修改。这样既节省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专利工程师的帮助下,使专利申报材料变得更加规范、完善。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项目的保护。
  借助平台重点推进转化
  除了与外单位多渠道合作,医院还与附属的医疗科技发展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平台。一方面,由该公司出资,在医院设立专门针对医学科技创新的基金,采取科研立项方式资助,先给予项目启动资金,对好的项目给予后续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操作性强、实施便捷的项目进行内部转化,经过相应合法申报手续之后,直接将其制作为成品销售。
  转化医学的成果拓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障。2012年,上海市卫生局下属的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了“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在平台成立之初,医院便注册登记成为会员单位,并与该平台保持密切联络。医院呼吸科的《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的专利,就是通过双方的努力,获得国家知识产  权局授权的。
  借助学术影响力寻找转化机会
  利用发明人个人或课题组的学术影响力,有的放矢加以宣传和推介,不失为一种迅速奏效的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推介并不意味着不分主次、一股脑儿往外抛售。中山医院科研处借助医院科研管理平台,定期对专利项目或相关成果等进行梳理,并主动与专家沟通。根据不同项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对待方式和合作方式。
  成效显著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申报专利数及授权专利数均明显上升,分别从2007年的14项和1项,增加到2016年的102项和47项。
  2013-2016年,医院成功转化专利2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