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主题——脑死亡判定的中国实践
分享到:
发布人:yaot 发布时间:2022/3/31 16:37:04  浏览次数:2667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本期特别关注主持人:黄海凤

脑死亡是生命终止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脑死亡进行判定,能够对重症患者病情作出正确评估和转归预测。2012年,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成立。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脑死亡判定从无到有,从有到专,从专到精,逐步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质量控制确保了脑死亡判定的安全、准确、有效,减少了脑死亡后无意义救治的医疗资源浪费,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如何充分发挥脑死亡判定的质控作用,以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成为脑死亡质控人持续改进的目标。本组专题从团队建设、信息化、质控指标建立及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脑死亡判定的实践,以期推进脑死亡判定规范、有序开展。

特邀策划顾问 宿英英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全球神经重症学会合作伙伴计划中国负责人。中国医学学术团体任职11个,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1、2届神经重症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1届神经重症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兼第1、2、3届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组长等。从事临床神经病学工作40余年,主攻神经重症诊治20余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余人。发表医学论文百余篇,SCI论文50余篇。出版神经重症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医学科技奖4项,其中包括2021年度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脑死亡判定与可逆昏迷促醒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担任医学杂志编委15个,牵头撰写神经重症诊治标准/共识/推荐意见16个,其中包括第1、2版中国成人和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中文、英文)》,并参与了《全球脑死亡建议案-脑死亡/神经病学标准死亡的判定》撰写。



脑死亡判定质控工作思考与策略

——宿英英

【摘要】2012年,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的质控工作从零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围绕脑死亡判定质控的基本条件,解决了如下问题:(1)组建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其中包括脑死亡判定专业技术人员、师资人员、质控管理人员、质控秘书四大团队建设,以及质控专家、质控技术、质控咨询三大工作委员会建设;(2)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措施,其中包括制定《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脑死亡判定技术管理办法》和《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工作手册》以及持续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三级质控管理体系;(3)设定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质控技能专业化、质控步骤程序化和质控效率信息化三大核心要素,并围绕下一步脑死亡判定质控目标,提出了增加质控病例体量、缩小质控地区之间差异和扩大质控国际影响力三大任务。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质控团队;质控措施;质控目标



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宿英英1*刘刚1张艳1 陈卫碧1 田飞1 范琳琳1 俞越2 黄丹3 赵国光1*

【摘要】目的通过脑死亡判定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提高脑死亡判定质量。方法(1)基于《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脑死亡判定技术质量控制指标;(2)经2017年-2020年“医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三级质控管理体系质控,对脑死亡病例进行质控指标分析。结果各项核心质控指标的符合率或合格率逐年提高并达到 90% 以上;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大幅度提升,从46.10%提升至94.90%;复评次数合格率从72.40%增加至92.50%。结论通过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应用,可以量化脑死亡判定质控质量。质控指标需要持续改进,以推动脑死亡判定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操作规范;质控指标




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刘刚1,2宿英英1,2*陈忠云1,2黄荟瑾1,2费晓璐1魏岚1梁志刚1赵国光1,2*

【摘要】 国家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开发了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国家质控中心可对省级质控中心和质控示范医院提交的脑死亡判定病例进行监管。2018年-2020年,质控病例总数达2 199例,应用平台医院数达94家;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显著提高,质控反馈问题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质控的时效性有改善。依托该平台,能够提高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工作效率,促进脑死亡判定的同质化和规范化,但平台功能仍需持续改进。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信息平台;数据分析



以医院为基本单元的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建设*

——张萍1,2 许峰1,2 连立飞1,2 梁奇明1,2 朱文浩1,2 朱遂强1,2 王芙蓉1,2*

【摘要】脑死亡判定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文章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脑死亡判定质控团队建设经验,涉及质控基本条件、组织架构以及质控团队工作模式等。目前,该院已具备完整的专家团队、技术团队和质控团队,专业技术组人员39人,脑死亡判定病例数量居全国前列,各项质控指标合格率较高。认为脑死亡判定需以医院为基本单元,构建确保质控完整的组织架构,形成高效严谨的工作流程,才能确保脑死亡判定及质控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质量控制;团队建设;规范化培训



广东省脑死亡质控数据回顾分析及策略探讨

——张永芳吴永明王胜男王遥谭燕姜安琪刘国娥潘速跃*

【摘要】目的探讨大体量脑死亡病例质控策略,促进脑死亡判定工作规范化。方法从国家脑死亡判定质控信息平台提取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2013年—2020年广东省脑损害评估质量控制中心脑死亡判定工作量及质控相关指标。结果广东省中心脑死亡判定质控体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广东省中心质控病例数为52.05%。2017年—2020年广东省质控中心临床评估符合率从0提升至97.18%,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率从23.08%提升至98.50%,脑电图评估符合率从26.67%提升至99.26%,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评估符合率从30.77%提升至99.24%,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符合率为57.14%~61.63%,两项确认试验覆盖率为93.33%~99.58%。结论广东省脑死亡病例质控体量逐年增长。质控工作需要质控人员专职化,质控系统信息化,质控管理精细化,以进一步提高大体量脑死亡病例质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病例质控;质控管理;质控策略




贵州省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技术质控分析与改进

——邓燕君1,2邓卫康2刘琦2,3王俊2,4代陆露2徐平1,2*

【摘要】目的对贵州省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技术质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9月贵州省3家示范医院提交的333例脑死亡病例三项确认试验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依据标准进行确认试验技术质控。结果3家医院脑电图评估实施率均达90%以上,两家医院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实施率均达90%以上,1家医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评估实施率达94.59%。两项确认试验符合率分别为93.85%、92.57%和100.00%。经脑死亡病例质控发现的问题分为专业技术问题和非专业技术问题。结论从质控措施和试验技术两方面针对性改进,可提高确认试验规范性和准确性,为脑死亡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技术;质量控制;技术改进



吉林省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实施率和完成率分析*

——李文臣 孙奥 钟铁锴 王海峰*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的质控指标,探讨改进策略,提高AT的实施率和完成率。方法收集吉林省脑损伤质控中心2017年-2020年脑死亡判定病例相关资料,依据标准进行AT技术质控,分析AT实施率和完成率情况。结果AT实施率由2017年的4.3%提升至2020年的83.5%;完成率由2017年的66.7%提升至2020年的96.1%。实施AT后可出现严重酸中毒、低血压、低血氧、低血钾等风险,未实施AT和未完成AT的原因主要为血压、心率、血氧不稳定。结论通过医师间、医护间的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实施AT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提升AT实施率和完成率,建议制定出现AT相关心跳骤停情况的不苛责机制,健全AT相关培训及考核制度。
【关键词】脑死亡判定;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 实施率; 完成率